支持房企融资的“第三支箭”加快落地。6月27日,沪深交易所官网消息表明,4家上市房企保利发展、大名城、福星股份和中交地产的再融资项目已取得证监会登记批复。
业内人士指出,股权融资被房企视作继信贷融资、债券融资后的“第三支箭”。自去年11月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条措施以来,多家上市房企再融资项目获得登记批文,这意味着该领域再融资能力正加速恢复。
项目审核效率提高 反对地产健康发展
自2022年以来,监管层发售了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身体健康发展的政策,在反对房企融资方面发出“三支箭”,分别为信贷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
房企股权融资政策出台后,监管部门减缓再融资项目审查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房企修缮基本面,促进市场信心提振和经济大盘稳定。记者注意到,此次沪浅两市4家房企再融资项目从法院到拿到登记批文均在百天左右。如保利发展本次以定减项目3月1日受理,3月23日发出首轮面谈,6月9日获得交易所审查通过,6月11日递交登记,6月19日批文生效,从受理到批文生效共110天;大名城以定增项目3月14日受理,3月31日发出首轮问询,6月6日获得交易所审查通过,6月9日递交注册,6月19日批文生效,从法院到批文生效共97天。
中交地产回应,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是为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反对房地产市场平稳身体健康发展精神,提高公司房地产业务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获取长期稳定资金反对的最重要举措,能够扩充公司资金实力,提高上市公司发展潜力,助力公司向以高效益、集约式居多的发展方式改变,沦为全国范围内产品质量好、特色强劲,具有杰出品牌与口碑的开发商,助力公司构建高质量发展。
福星股份也指出,公司白鱼通过本次发售筹措资金,一方面缓解公司大型项目的资金压力,不利于推展项目顺利实行,一方面扩展公司资金规模,减少融资成本,优化资本结构,进一步强化抗风险能力,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记者从深交所得知,为减缓推动上市房企再融资项目高效落地,深交所在审查中也着重抓好多项工作提高审核质效,还包括加强指导服务。上市房企再融资政策启动后,市场对政策限于存在疑问,深交所主动致电5家在审房企,面对面答疑释惑,贯彻提升审查透明度,作好日常监管协同,完善审核部门与公司监管部门工作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画像系统等智能辅助工具在精准识别公司风险中的作用等。一系列措施下,优质房企融资环境也将持续改善。
监管审查力度减 募资用途倍受关注
加快审查效率,并非限制审核力度。记者注意到,保利发展、大名城等再融资项目的资金用途倍受监管审查关注。
据透露,保利发展本次获批项目白鱼募资不超过125亿元投向14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大名城拟募资不多达25.5亿元投向的5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监管部门在上述两单房企再融资项目审查时均重点注目募资去向,要求发行人说明:募资项目否属于政策反对的房地产业务;筹措资金否用于拿地拍地或研发新楼盘等增量项目;否存在资金挪用等违法违规情形。
保利发展表示,募集资金未用于拿地拍地或开发新楼盘等增量项目。上述项目均已于2022年12月底前动工建设,目前尚未建设完成;项目均获得预售证并开始销售,预计开始交付给时间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最晚至2026年,本次募集资金投向的14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均属于“保交楼、保民生”项目。
大名城也回应,募集资金未用作拿地拍地或开发新楼盘等增量项目。公司本次筹措资金投向的5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均归属于普通商品房住宅开发项目,销售对象均为刚性型及合理改善型客户。5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均归属于“保交楼、健民生”项目。同时,5个募投项目涉及土地出让合约均约定了在出让土地范围内配套建设不少于建筑面积5%的保障性住房,并在竣工后使用权接管给所属区域住房保障机构或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机构。
再融资能力加速完全恢复 重塑行业生态环境
来自中指院数据显示,从政策落地至今年5月,A股和港股合计约37家上市房企发布股权融资信息,其中万科、碧桂园、雅居乐等个别H股公司股权融资已经落地。预示着沪深两市上市房企再融资项目的月落地,这也意味著A股市场房企再融资也再进一步。
近期定增项目集中于获批也表明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房企股权融资的进度,支持房企股权融资的政策实际落地,获批企业涵括了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政策支持覆盖面较宽。记者从上交所获悉,自证监会发布反对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涉及政策以来,沪市房企积极响应,截至目前有数12家涉房上市公司透露再融资预案,合计筹措资金超强400亿元。目前,沪市金地集团、华发股份等大中型房企与多家银行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取得综合授信额度累计超1000亿元。另外,新城控股150亿元中期票据获得交易商协会注册并部分发行,陆家嘴并购重组申请人也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定增计划有助房企变薄资本金、减少杠杆率,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表,改善现金流表现,也有助部分房企扩展特杠杆的空间,流经更多优质资产,增强经营实力。”一位市场人士回应,随着房地产涉及反对政策陆续落地,市场持续回暖,行业信心以求修复,融资效率将有进一步获释空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房企通过多渠道融资,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自身外用风险能力。同时,房企再融资能力的完全恢复也能提振购房者信心,增进行业基本面修缮,扩展房企资金来源,构成良性循环。另外,持续向好的融资环境有助于支持房企向新发展模式过渡性,推动行业转型与平稳发展,夯实房地产行业宏观经济“压舱石”地位。
值得肯定的是,2023年以来,沪浅两市部分房企销售端经常出现声浪,“三支箭”政策传导获得积极效果。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5月,保利发展实现签下面积1150.3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3.26%;金地集团构建签下面积398.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4.41%。市场人士认为,告别粗放式发展,房地产行业投资逻辑未来将会从“旧三低”向“两低一专”切换,即由“高负债、高杠杆、低周转”转向“低负债、较低杠杆、专业化”。新旧动能转换下,行业有望步入稳定身体健康发展的新格局。(记者 张纹 韦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