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上半年最后一天,北京、杭州、厦门、深圳、武汉等多地首演了土拍年中收官大战。一方面,一块地竞价百轮、摇号溢价的情况重现;另一方面,亦有地块鲜有问津。冷不均、分化加剧是上半年土拍市场的主要趋势。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表明,2023年上半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需规模均降到近十年以来同期最低位,但核心区优质地块推出力度不断增大,造就住宅用地成交价楼面价沿袭上涨态势,上半年同比上涨16.4%。同期,百强房企拿地总额5920亿元,同比下降10.2%,其中优质房企拿地较为大力。
整体而言,全国住宅用地流拍、撤牌数量均下降显著,房企投资多注目热点城市优质地块,带动热点城市土拍升温,整体溢价率有所改善,不过,多数城市土拍仍未全面转暖。
“当前土拍市场正进入发展新阶段,规则和标准日益透明化,成交价整体平稳,局部市场活跃是主流。这期间,企业竞拍门槛降低,核心城市土拍竞争激化,新面孔拿地频现。”北京住宅房地产业商会会长黎乃超向记者回应,在大浪淘沙后,房企对于片区和地块的研判已无限渐趋一致,核心“指挥棒”是把控风险以及确保去化率,核心城市核心地块是选用,有利润空间就不会积极参与。反之,地理位置不佳、销售不明确的地块,往往难以吸引开发商。
分化进一步激化
土地拍卖市场向来是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也是投资风向标。
今年以来,局部土拍市场低光频现。在北京,“触顶+溢价”成交价是主旋律;在厦门,144家房企竞拍3宗地块,其中88家房企抢一宗地,创下参拍企业数量新高;在杭州,地块触顶成交价比率一度高达80%,民企拿地金额占比超六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汉、重庆、天津等地土拍电影市场持续低迷,低溢价成交价地块屈指可数,底价成交是主流,甚至出现个别地块流拍现象。
整体而言,城市分化及区域分化进一步加剧。在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显然,市场需求稳健、去化较好的城市,土拍表现相对火热;忽略,去化压力较大的城市,土拍往往表现平平。区域分化则反映在地块的受关注度上。方位优越、利润空间较小、可操作性强劲的地块,备受房企青睐;而研发难度较大、成本消耗较小的地块,房企主要以从容居多。
中指研究院回应,各地土拍电影情绪的变化依赖新房市场能否持续修缮。预计房企在核心城市补货意愿之后保持较高水平,而销售市场调整压力较大的城市土地市场展现出或仍下滑。
“今年土地供应端的一个最重要变化是‘提质缩量’,即减少供应城市核心区的优质地块,使得局部市场热度提升,展现出为‘多轮竞拍、触顶摇号’、溢价率上升、流拍率降低等。”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向记者表示,这样的分化反映在企业端就是投资策略进一步聚焦“以销定产”,楼市销售向好的城市、区域、项目,开发商才不会更有动力拿地。
下半年土地市场将不会如何走?在黎乃超显然,首先,核心城市核心地块竞争将更加白热化,触顶成交价地块不会之后增加;其次,优质住宅地块溢价表现较高,但商业办公、工业类用途土地,鉴于资金溶解较大,底价或流拍现象或会出现。另外,即便是热点城市楼市,也不存在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房企拿地仍需防止盲目跟风和过度投资。
某房企人士直言,如果核心城市土地拍卖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不排除部分房企将投资战线下沉,届时部分三四线城市土拍电影或许会迎来活跃期。
“短期来看,全国土地供需缩量趋势或不会延续,但土拍分化态势将更加明显,预计房企在核心城市补货意愿提升,这些城市在供应端改善下,楼市成交价未来将会企稳,而在销售市场调整压力加大的城市,土地拍卖会市场或仍表现低迷。”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回应,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聚焦在核心城市拿地,这些城市的土拍竞争也将日益白热化,部分企业拿地或向核心城市近郊及优势三线城市有助于沉降。
保证去化率是关键
土拍市场持续分化,销售市场分化激化是主因。
“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拿地容错率明显下降,房企普遍采行‘以销定投’、‘探讨核心城市及区域’的策略。”陈文静向记者表示,确定性的销售去化率成为房企拿地的首要标准之一。
“在市场调整期,一线及强劲二线城市的投资项目具有更强劲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收益率也经常出现明显回落。”5月上旬,金地集团董事兼任总裁黄俊灿在问投资者回答时这样表示。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补足说,2023年以来,金地集团已在上海、杭州、西安、东莞等一、二线城市核心方位落地投资项目,未来将之后依据市场形势的发展保持合理的投资力度,主要聚焦于一线和较高能级的二线城市主流地段、主流客户、主流产品的高流动性项目。
在今年3月份的年报业绩会上,万科联席总裁、开发经营本部首席合伙人张海曾提及,过去投资研究关注城市的宏观指标,现在更注目市场板块的典型特征,以提升投资的精准度。龙湖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兼地产航道总经理张旭忠则提到,公司不会恪守投资刻度,尽可能优中选优。今年投资不会坚持按照“20个主力城市+14个机会城市”来布局,并将投资聚焦在这些城市的核心区域。
“高品质、高性价比土地被抢夺背后,是这些地块通常位于城市核心区域或未来发展潜力大的区域,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和贬值空间,有着较为明朗的去化率保证。”黎乃超回应,对房企来说,风险小、资金使用率低、回款慢是第一要务。
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张亚东近日表示:“今年我们坚决‘投一成一’,坚定地收敛探讨,让投资更加稳健。今年以来,我们拿了560多亿元的货,目前有三个项目已经实现先河,去化率是100%,今年所拿地块整体有数多达10%转化为销售,回款非常不俗,是热卖又卖座的呈现。”
不难看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保证去化率,让有效地回款尽快充盈现金流量表,已沦为房企投资拿地的新规律,亦是“新面孔”企业进入土地市场首选核心城市的内在逻辑。
进占北京土拍电影市场的某“黑马”企业投拓条线人士向记者透露,竞拍触顶摇号的转让方式让“新面孔”企业与规模房企、头部房企享有同样概率取得优质地块。鉴于此,在去化率相对更高的市场中,“新面孔”企业正不断涌入,其更为谨慎,会一头扎进楼市库存持续处在高位的城市。(记者 王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