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公布《关于强化拆迁陈旧产业空间改造利用增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将通过投资补助金和贷款贴息两种方式支持低效楼宇、老旧厂房和片区统筹改造,减缓拆迁陈旧产业空间“腾笼换鸟”。
2021年,市发改委曾实施相关方案,支持腾退空间转型升级为产业支撑空间,先后反对了西城区金科新区动批改造片区、东城区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丰台区南中轴地区等重点区域的一批示范项目建设,获得了大力成效。
“原方案于今年5月底全面推行届满,考虑到试行效果较好、市场政策市场需求较小,在对政策展开总结评估、充份吸纳各区以及社会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对原方案展开了优化修订。”市发改委涉及负责人说,此次实施的《实施方案》重点环绕助力建构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探讨扩展高质量产业发展空间、引领高端产业要素集聚、推动绿色较低碳循环化改建、织补城市功能和提升区域品质等方面。
一直以来,本市反对分流拆迁陈旧空间升级改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承载空间,把疏解成效平稳住的同时,实现腾退空间的活化利用。同时,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引导传统业态转型为符合新时代首都发展要求的产业,通过合理给定、高效利用改建后的产业空间,支持和确保高精尖产业落地。
记者注意到,新政更加突出产业引导,支持腾退低效产业空间改建后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精尖产业、现代服务业,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业态,并针对根本性产业项目及重点企业落地、进驻亲率等提出具体的改建目标。
升级后的空间也将更加“绿色”和“聪慧”。按照要求,建筑本体改造时也要同步实施高水平的节约能源绿色化改建,在可再生能源利用、节约能源亲率等方面超过一定标准。同时,新政突出数字化转型,鼓励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手段,打造出智慧楼宇和智慧园区。
改建建筑周边的居民也会因升级而获益。按照政策,这些空间的升级也要突出对街区层面的公共服务织补,增进产业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衔接和联动,通过营造分享生态、打造出开放空间等方式补齐周边公共服务功能,解决老百姓“急难恨有心”问题。
根据《实施方案》,本市将对陈旧楼宇、老旧厂房和片区专责改造三类项目给予反对。反对方式分为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其中投资补助方式是对低效楼宇改建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的比例、老旧厂房改建和配套基础设施改建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的比例决定补助资金;贷款贴息方式是对改造升级项目再次发生的银行贷款按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给与不超过2年的贴息反对。
“未来,我们将加强拆迁低效产业空间更新改造项目的谋划和支持,特别是针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等新的产业增长点,持续优化服务,减缓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出一批典型示范项目,为首都产业高质量发展获取高品质的空间资源。”涉及负责人说道。(曹政)
乐研